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赵睿成功的秘密:FIBA是比NBA季后赛更强调对抗性的“炼狱场”
2023-09-01 06:35:26 来源:故事奇谈录

83-76战胜安哥拉的比赛,功臣有很多。比如合计轰下36分的“二胡”胡明轩和胡金秋,比如全场只休息了两分钟的李凯尔。

但纵观整个中国男篮的四场比赛,相信没有人会反对把球队的“SVP”(败者mvp)颁发给赵睿。

小组赛场均15.3分,12中6的三分,不仅是场均得分不足80的中国男篮唯一尖刀,更是攻防两端都不不吃亏的强悍外线。


(资料图片)

今天更是拼到了抽筋(但愿)下场,哪怕这次中国男篮失败回家,相信大多数球迷对这位曾经脾气火爆的前广东后卫的印象都会有很大的改观。

虽然被口诛笔伐,可这支中国男篮其实已经基本汇聚了CBA联赛中最顶尖的内外线球员。

其中周琦、王哲林、胡金秋都是各自球队的内线支柱,赵继伟、胡明轩以及被淘汰的孙铭徽也都是各自球队掌控进攻的核心。

那么为什么只有赵睿,坐到了CBA和国际比赛中表现基本持平,甚至是在担负了比在广东队更为繁重持球任务的情况下呢?

对抗性(Hustle)才是CBA与FIBA顶级比赛的鸿沟,没有扎实过硬的身体运用能力,平时再精湛的技术能力换了一个更强硬的环境也无法发挥出来。

这也是为何乔尔杰维奇放弃了国内的大部分控卫,只带了三位控卫出战,

也是王哲林谢这样曾经单场61分的联赛mvp,到了FIBA比赛连空蓝都能投成“过桥米线”,

赵继伟这样CBA的组织大师,到了这里漂亮传球屈指可数的原因。

一力降十会,任凭体育比赛千变万化,这一点基础规矩始终未变。

如果把一名篮球运动员比作一个装水的玻璃瓶子,那么他本身的技术能力(运传投防抢)就是瓶子里的水,而身体的对抗能力就是瓶子的硬度。

只有在瓶子坚固程度相当的情况下,讨论水的多寡才有意义,

如果瓶子一碰就碎,或者出现裂痕,那么水的多寡已经无所谓了。

以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黄金一代”为例,能在94、96两次世界大赛中杀进八强,一是吃到了当年欧洲篮球水平还未崛起的红利,二是在当时身体条件虽然吃亏的情况下,依然能凭借技术优势和长期集训培训的体能储备周旋。

但那两届大赛,球队得分王胡卫东也只有15.2分和12.3分,而后来在联赛中大杀四方、“杀神”级别存在的孙军、刘玉栋、巩晓彬,王治郅,其实到了FIBA赛场都会打折扣。

标签:

精彩放送